- 正文
- 点这评论:( 人参与)
-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对于止血凝血以及修复血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减少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部分患者皮肤黏膜出血,有些还会出现消化道甚至是颅内出血,危及自身生命安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专家的介绍。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
1、急性型:
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
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2、慢性型:
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出现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办?
1、出现轻度减少:血小板为5万~10万(即50×109/L~100×109/L),一般无出血倾向,可以不予治疗,甚至可酌情进行小手术;
2、出现中度减少:血小板为3万~5万(即30×109/L~50×109/L),有出血倾向,不能进行任何手术;
3、出现重度减少:血小板为2万~3万(即20×109/L~30×109/L),出血倾向增加,但对于ITP患者也应慎输血小板;
4、出现极重度减少:血小板为<1万(即10×109/L),大部分患者有皮肤及粘膜出血症状,有可能发生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出血,必要时可紧急输注血小板。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上述内容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希望对广大患者能够有所帮助。预防血小板减少应从日常生活做起,比如儿童预防感冒风疹等。如果您对血小板减少病因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我们医院的在线专家,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解答。祝您早日康复!
来源:血小板减少治疗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2015年6月12日 14:51:09 分类: 血小板基础
【相关文章】
- 2019-7-19 10:49:44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探索:TNF-α阻断
- 2018-9-2 10:45:2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5例临床分析
- 2018-9-2 10:37:59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进展
- 2018-4-16 10:56:25血小板减少中医治疗方法
- 2018-2-27 10:53:39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
- 2017-1-30 10:57:39血小板减少的几大危害
- 2015-8-10 14:6:11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如何护理
- 2015-7-30 20:28:6血小板减少如何预防?
- 2015-7-30 20:10:23感冒为什么会造成血小板减少?
- 2015-7-30 17:29:7血小板减少会发生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