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 诱导治疗中低血小板计数意味着更低的完全缓解率

2017年7月22日 16:09:47  分类: 血小板基础

  AML 诱导治疗中低血小板计数意味着更低的完全缓解率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首次诱导化疗中,如果治疗后骨髓原始细胞<5%,传统的观念及指南均建议观察而无需治疗,即便存在持续的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和 / 或低血小板计数。

  这些指南认为无需进一步治疗,患者仍能达到完全缓解(CR)标准,即 ANC≥1000/μl、血小板计数≥100000/μl 以及骨髓原始细胞<5%。

  美国 Chen 教授最近了一项研究,用于评估在第一次诱导化疗的第 21 天骨髓原始细胞<5% 的患者,ANC 及血小板计数同不予进一步治疗时患者后期可能的 CR 率及生存率的相互关系,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Leukemia 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 343 例初诊的 AML(排除 APL)及原始细胞比例在 15-19% 的 MDS 患者,最后筛选出 85 例患者,其在治疗后第 21–28、29–35、36–42 或 43–49 天骨髓原始细胞<5%。若 21-49 天进行了多次骨穿检查,仅使用第一次骨穿结果作为参考。

  我们使用 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估 ANC 及血小板计数对患者第 1 个疗程达 CR 的可能时间及患者生存的独立效应。

  所有患者中,66% 的患者接受了标准的 3+7 方案化疗,21% 患者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7% 患者接受了低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另有 9% 应用不含阿糖胞苷的方案。其中 64% 的患者在第一个疗程达 CR,中位生存期是 13.1个月。

  在化疗结束 21 天后,血小板计数<30000/μl 的患者 CR 率为 44%、30000/μl-100000/μl 之间的患者为 66%、>30000/μl 的患者为 95%。ANC 同血小板计数具有类似的趋势,但其相关性较血小板计数有所减低。总体来说,在不同的时间段,高血小板计数均意味着更高的 CR 率。

  在多因素分析中,排除患者年龄、原发或继发性 AML 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等因素,结果仍提示高血小板计数同高CR 率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治疗 21 天后,36 例血小板<30000/μl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 6.4 个月,49 例血小板≥30000/μl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 10.6 个月。多因素分析仍提示高血小板计数同更长的生存期具有独立相关性。

  因此研究认为,对于治疗后骨髓原始细胞<5%,但具有持续性低血小板计数的 AML 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而非观察,但仍需随机试验以证实进一步治疗的优越性。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