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2009年1月14日 8:03:16  分类: 血小板减少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现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有关,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较少但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以多部位出血点、 瘀斑为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衄血” “血证” “发斑”范畴。外邪侵袭,蕴毒于内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外邪从阳化热,邪毒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血液外渗,留著于肌肤之间,则发生紫癜。邪毒蕴结于内,血随火升,上出清窍而为吐衄;移热下焦,灼伤阴络则为二便下血。而脾肾阳虚,统摄无权;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是本病慢性型的主要原因。脾虚不摄,血无所统,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而见紫癜,衄血,二便出血。火热之邪气耗阴伤,色欲劳伤,损伤肝肾真阴而相火必旺,而火旺阴愈消而致虚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见衄血,紫癜,便血等。总之,本病急性型以实证为主,而多数病例开始发病即为慢性型,多以肝肾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而慢性型急性发作则以本虚标实为其临床特点,而临床多见虚实并存。
   现代医学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疗效不佳采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常规疗法,因激素的禁忌症和副作用而使很多患者形成激素撤减综合症而不能根治。而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较大,停药后易复发,易导致骨髓抑制和诱发肿瘤的危险而不能广泛应用。脾全切除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大剂量丙球冲击,血浆置换等新疗法不断出现,但仍缺乏根本性的治疗措施。
  中医针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凉血升板”疗法。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结合个体化治疗,达到凉血清血,清血升板,清除免疫复合物,升板止血的目的。具有改善出血症状快、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ITP患者所接受。虽然中药治疗疗效不如激素疗效快,但比激素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但激素经动物实验证明相当于很强的温阳药,长期应用可致机体阴阳失衡,同时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而导致激素撤减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能及时恢复,而造成本病的复发和加重,这也是形成激素撤减敏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治疗中发现在应用中药之初,激素常用量较大,在用药中加大滋肾养阴之品的剂量,以阴柔之品解激素阳刚之性,使激素能够顺利撤减;而在用药中后用或用量较小时,加入温阳之品,而使肾上腺皮质功能顺利恢复。而使中药对本病的疗效大大提高。 
   总之,在应用常规疗法疗效不佳时应首选中药治疗,只要能辨证施治,用药得当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