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治疗方法

2015年8月16日 14:45:06  分类: 血小板减少治疗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病年龄在20~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绝大多数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缺乏了解其症状或病因。有些病例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数病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班。那么当我们患上这疾病后如何去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80%。用药量及用药时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作主张长期服用,也不可自行突然停药。

  二、免疫抑制剂 激素治疗无效者尚可试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菌素、美罗华。

  三、脾切除疗法 脾切除对慢性ITP的缓解率为70%~75%。还可采用脾栓塞,脾栓塞创伤小,操作简单,适用于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或不适于手术的ITP患者。脾放疗适用于对皮质激素治疗抵抗、依赖及对脾切除有禁忌者,或不愿切脾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

  (1)免疫因素: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已公认与免疫有关,并且认为体液免疫是其中心环节。已经证实大多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其中特别是PAIgG与PAC3增多,从而在血小板表面固定IgG抗体分子的Fc片断在补体C3b受体相结合,使血小板被吞噬破坏,或是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相结合,在补体C5~C9的作用下,使血小板直接溶解破坏。

  (2)脾脏因素:已证实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大多数血小板在脾脏破,切脾后,其血小板计数可迅速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恢复正常,且多数病人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表明脾脏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关。

  (3)毛细血管缺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毛细血管脆性增高,但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在血小板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出血症状可有明显改善,说明毛细血管缺陷与本病有关。

  以上就是关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治疗方法的介绍,专家指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较高且复杂的疾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则应根据每位患者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