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遗传性

2015年7月24日 14:07:40  分类: 血小板减少常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性大且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很多人对于该疾病是不是会遗传也有疑问。为了帮助大家解答这个疑问,我们特意咨询了无极血康医院血液病专家袁军清主任,专家告诉我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具有遗传性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遗传性:

  众多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这说明该疾病有一定几率会遗传给自己的后代。范科尼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疾病,20%一50%有家族史,20%一50%有近亲结婚史。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再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伴各种不同的畸形。此外还有先天性单纯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一种染色体遗传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并伴有桡骨缺失,又称TAR综合症。其特征为出生后几乎立即出现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大多数患者的前臂缺失,伴骨髓、肾脏和心脏结构异常。

  无极血康医院血液病专家还指出,虽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只是非常小的概率,大多数患者都是后天获得性的。很多患者发病常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存在一定关系,如吸烟饮酒、长期熬夜等。

  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天因素:

  1、脾脏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可产生高浓度的抗血小板抗体,且血流缓慢可阻留抗体被覆的血小板,因此脾脏成为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肝脏和骨髓也是血小板破坏的场所。

  2、可能是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因血小板好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故抗血小板抗体也可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使其成熟障碍,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3、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病毒可以在巨核细胞内快速复制,导致巨核细胞受病毒侵害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病毒相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严重细菌感染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菌入侵骨髓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毒性作用等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我们一定要清楚该疾病带来的危害,重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遗传性?以上内容中血液病专家为我们分析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虽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大多数还是后天因素所致。希望这广大患者一定要正确对待该疾病,最好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