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小板减少有什么临床特点?

2015年5月3日 10:09:44  分类: 血小板基础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什么临床特点?对于急性血小板减少很多人都是听过的,当然了解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人却并不多。急性血小板减少发病急骤,对广大患者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存在。那么急性血小板减少都有哪些临床特点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什么临床特点?

  1.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且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

  3.急性血小板减少起病急促,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症状,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

  4.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5.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脾脏常不肿大。

  6.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急性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治疗?

  急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

  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复发.脾脏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缓解.对于用类固醇和脾脏切除治疗难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药物的疗效尚未证实.

  对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这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包被抗体血小板的作用.ivig剂量1g/kg,1天或连续2天.患者血小板数常可在2~4天内上升,但仅维持2~4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kg.d)静脉输注3天,可使血小板数迅速上升,且费用略低于ivig.

  患儿治疗与成人相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复血小板数,但不能改善临床结果.由于大多患儿在几天或几周内可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自发性恢复,有时推荐单用支持疗法.对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无效的慢性型itp患儿脾切除术应至少推迟6~12个月,这由于无脾患儿增加了严重感染的危险,即使患病经年累月,大多患儿可自发性缓解.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什么临床特点?以上内容就是无极血康医院专家为大家所介绍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希望对广大患者或者其家属能够有所帮助,如您对急性血小板减少或者急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